四重溪好玩
商品名稱:
四重溪溫泉公園
四重溪溫泉公園
詳細介紹:
屏東四重溪溫泉
四重溪溫泉公園位於屏東縣車城鄉,是台灣南部著名的溫泉勝地,也是擁有百年歷史的療癒之地。溫泉公園以其幽靜的自然環境與多元的溫泉體驗設施而聞名,不僅適合享受泡湯的樂趣,也是了解地方文化與自然景觀的最佳選擇。
特色與亮點
溫泉泉質
四重溪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俗稱「美人湯」,水質清澈無色,具有滑嫩肌膚、舒緩身心的功效。
溫泉水質溫和,適合全年齡層的旅客。
公園設施
露天足湯區:免費開放給遊客,提供輕鬆簡單的泡腳體驗,是公園最受歡迎的區域之一。
溫泉池:公園內設有公共浴池與露天溫泉池,讓旅客享受放鬆的同時,也能感受戶外的自然氣息。
步道與綠地:園區內設有步道與綠化景觀區,可供旅客漫步放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文化氛圍
溫泉公園內融合了日式溫泉文化與在地特色,經常舉辦與溫泉相關的節慶活動,例如四重溪溫泉季,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參與。
夜間點燈
公園內在夜晚會有燈光秀,燈光映照在溫泉池與步道上,營造出浪漫又靜謐的氛圍,是情侶與家庭遊客的熱門打卡點。
周邊景點推薦
車城福安宮:香火鼎盛的土地公廟,距離溫泉公園不遠。
石門天險:感受大自然的險峻地形與歷史文化魅力。
四重溪溫泉街:街上有在地小吃與溫泉相關商品,是採買伴手禮的好地方。
旅遊資訊
交通方式:
自駕:沿台26線公路前往車城鄉,依指標可抵達溫泉公園。
公共交通:搭乘屏東客運至四重溪溫泉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部分設施可能因季節或維修暫停開放,建議事先查詢。
票價資訊:露天足湯區免費,公共浴池需收取少額入場費用。
四重溪溫泉公園是一處結合自然、文化與休閒的好去處,不僅能放鬆身心,還能深度體驗台灣南部的溫泉文化,是休閒旅遊的絕佳選擇!
更多商品
四重溪公共浴室
四重溪公共浴池位於台灣屏東縣的四重溪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自然景觀與溫泉療養的休閒設施。這個公共浴池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以其天然的硫磺泉水而聞名,是許多遊客前來放鬆身心的熱門景點之一。 以下是四重溪公共浴池的介紹: 一、地理位置與環境四重溪公共浴池位於屏東縣的四重溪鄉,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其成為一個理想的溫泉旅遊地點。四重溪是台灣南部的著名溫泉區,周圍環繞著綠意盎然的山林與自然景觀,為遊客提供了一個放鬆身心的理想場所。 二、溫泉水質與功效四重溪溫泉水屬於硫磺泉,水質透明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很高的療效。硫磺泉被認為對皮膚、關節疼痛、肌肉疲勞等具有舒緩和治療作用。因此,許多人會來這裡泡湯,享受溫泉的舒適和養生效果。 水溫:四重溪的溫泉水溫約在38°C至42°C之間,適宜的水溫讓人能夠長時間浸泡,舒緩壓力和疲勞。水質:硫磺泉的成分主要包含硫化氫,具有清潔、舒緩、消炎等功能,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特別適合有皮膚過敏、乾燥等問題的人群。 三、設施與服務四重溪公共浴池提供了完善的設施與服務,讓遊客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泡湯體驗。 浴池設施: 男女分開浴池:為了提供更多隱私和舒適度,四重溪公共浴池設有分開的男女浴池,並提供開放式的泡湯設施,讓遊客可以自由放鬆。露天與室內泡湯區:浴池設施包括露天浴池與室內浴池,遊客可以根據天氣和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泡湯方式。不同溫度池:四重溪浴池設有多個溫度池,讓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宜的水溫,達到最佳的放鬆效果。休憩區與休閒設施: 旁邊設有舒適的休憩區,遊客可在泡湯後休息放鬆,享受周圍的自然美景。設施包括椅子、桌子等,並提供飲料與簡單的小吃服務,讓遊客在放鬆後能夠補充水分或享用輕食。更衣室與衛生設施: 浴池區域提供乾淨且舒適的更衣室,確保遊客可以輕鬆更換衣物,並提供淋浴設施,讓人感覺清爽舒適。 四、周邊景點與活動除了泡湯外,四重溪休閒農業區還有其他的旅遊與活動選擇,讓遊客可以享受多元的休閒體驗。 農業體驗:遊客可以參與農業區的農田體驗、採摘活動,並了解當地的農業生產過程,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自然景觀:四重溪周圍擁有豐富的自然景點,包括山林步道、瀑布、湖泊等,是喜愛戶外活動的遊客理想的目的地。四重溪溫泉文化:四重溪溫泉區擁有深厚的溫泉文化,遊客可了解當地的歷史與文化,並參觀溫泉相關的設施與博物館。 五、未來發展與規劃隨著休閒農業區的發展,四重溪公共浴池未來可能會進行進一步的設施升級和服務優化。例如,增加私密的溫泉池、設計專屬的療癒SPA區域,或者增加健康養生方面的特色服務,進一步提升顧客的體驗。這些措施將有助於吸引更多遊客,尤其是注重健康與放鬆的客群。 六、結論四重溪公共浴池不僅是當地著名的溫泉浴場,也是遊客體驗四重溪自然景觀與農業文化的一個重要場所。其優質的溫泉水質、舒適的設施、以及結合自然的環境,使得這裡成為休閒放鬆的理想地點。隨著未來規劃的持續升級,四重溪公共浴池有望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旅遊景點,為更多遊客提供養生、放鬆的完美場所。300年茄苳老樹
四重溪300年茄冬大樹是位於台灣屏東縣四重溪鄉的一棵歷史悠久的茄冬樹,這棵茄冬大樹被當地視為珍貴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象徵。茄冬樹(又名:紅樹、赤楠)是一種在台灣南部地區常見的樹種,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與文化意義,四重溪的這棵300年茄冬大樹尤為知名,成為當地一個受人矚目的旅遊景點。 一、茄冬大樹的歷史與背景這棵茄冬大樹擁有超過300年的樹齡,是四重溪地區的古老樹木之一。茄冬樹屬於常綠喬木,通常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對於當地的生態系統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於這棵樹的歷史悠久,當地人將其視為自然界的瑰寶和文化象徵,並且它在當地居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樹木特徵茄冬樹的特徵非常引人注目,這棵300年樹齡的茄冬大樹高大挺拔,樹冠繁茂,樹幹粗壯。這類樹木的樹皮呈灰褐色,隨著年齡增長,樹皮會變得更加粗糙。茄冬樹的葉子長而窄,且具有濃郁的綠色,當這些樹木開花時,會散發出淡淡的香氣。樹上的花朵會吸引大量的昆蟲,對維持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有著重要貢獻。 三、生態與文化價值這棵300年茄冬大樹不僅對當地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也在當地社區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生態價值:茄冬樹對於維持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提供棲息地與食物來源給各種動植物方面。它為許多鳥類、昆蟲等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環境,是當地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文化價值:茄冬大樹被當地居民視為歷史和文化的象徵。由於其年齡和歷史背景,這棵樹成為當地的「活化石」,是四重溪自然與人文歷史的見證者。許多居民和遊客會到此參拜或欣賞,並與這棵大樹建立情感聯繫。 四、旅遊與觀光四重溪的這棵茄冬大樹也吸引了不少旅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光。遊客可以在這棵大樹下拍照、散步,並學習當地的自然與文化知識。 觀光設施:為了讓遊客更方便地參觀茄冬大樹,當地政府可能會規劃設置觀光設施,如步道、指示牌等,讓遊客可以在安全的範圍內接近這棵樹,同時也能保護樹木不被損壞。 教育與生態推廣:這棵樹也成為當地推廣生態旅遊與環保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許多學校和團體會來此參加生態導覽活動,了解茄冬樹的生長過程以及如何保護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 五、未來發展與保護由於這棵茄冬大樹的珍貴性,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保護措施來確保它的長期保存。這可能包括: 設立保護區域:對茄冬大樹周邊進行生態保護,設立保護區域,限制不當活動,保護樹木免於破壞。環保與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當地的環保意識,設立生態教育中心,讓更多遊客了解這棵茄冬大樹的文化與生態意義。持續的樹木養護:透過專業的樹木養護與管理,確保這棵歷史悠久的大樹能夠健康成長,並維護它的生態價值。 六、結語四重溪的300年茄冬大樹是四重溪地區的一個珍貴自然與文化遺產,它不僅見證了當地的歷史發展,也是當地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生態旅遊和文化保護意識的提升,這棵古老的茄冬樹將繼續吸引來自各地的遊客,並為未來世代保留這份自然與文化的瑰寶。石門天險
車城石門天險位於台灣屏東縣車城鄉,是一處結合壯麗自然景觀與歷史意義的地標。它是恆春半島通往車城的必經之路,以險峻的地形和特殊的地質景觀聞名,被譽為「屏東的小長城」。 自然景觀險峻地勢石門天險是一個天然的石灰岩地形,周圍群山環繞,山壁陡峭。它因位於山谷間的狹窄通道而得名。當地景觀由長期的風化與侵蝕形成,展現出鬼斧神工的岩層紋理。 地質特色石灰岩經過千年的侵蝕,形成獨特的山形和石壁,堪稱自然地質的奇觀。附近有豐富的植被和野生動物,是觀察生態的絕佳地點。 視野遼闊站在石門天險高處,可以俯瞰整個車城鄉的田野和海岸,天氣晴朗時還能遠眺太平洋。 歷史意義軍事用途過去石門天險因其地勢險要,是軍事防禦的重要據點。清朝時期,它被用作屏東地區的防禦門戶,抵禦外敵入侵。日本統治時期也曾對此地進行加強防禦,遺留下一些相關的軍事遺跡。交通要道石門天險自古便是車城與恆春半島其他地區的交通樞紐。因其狹窄的通道和險峻的地形,行經此地需格外小心。 旅遊資訊石門古戰場附近設有簡單的觀景台和介紹牌,遊客可以了解當地的歷史背景。古戰場遺跡成為拍照的熱門地點。生態步道天險周邊設有步道,方便遊客登高眺望,並近距離觀賞地質景觀和自然植被。交通建議自駕是最佳選擇,可沿著台26線前往,交通方便,但道路較為狹窄,需小心駕駛。停車場與步道起點設施齊全,適合一家大小共遊。 遊覽建議最佳造訪時間為清晨或黃昏,陽光斜射下的石灰岩岩層更加壯麗。附近可以搭配參觀四重溪溫泉、車城福安宮等景點,感受自然與文化的雙重魅力。需注意天險地勢,穿著舒適鞋履,做好防曬準備。石門天險不僅是自然愛好者的寶地,更是一個結合歷史與文化的旅遊勝地,是到屏東旅行時不可錯過的景點。石門古戰場
車城石門古戰場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的石門天險一帶,是一個結合歷史、軍事和自然景觀的知名地點。它因清法戰爭期間的戰事而聞名,是台灣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古戰場之一。 歷史背景清法戰爭(1884-1885)清法戰爭爆發後,台灣成為法軍進攻的重點之一。法軍試圖通過南部屏東進攻恆春和台灣內陸地區,石門天險因地勢險要成為清軍防守的重要據點。清軍憑藉石門的天然屏障,成功阻擋法軍的進攻,使其未能進一步推進。軍事防禦據點石門天險自古以來就是恆春半島的交通要道。清軍在此修築碉堡與工事,利用險峻的地勢進行防禦,這些遺址如今成為古戰場的重要遺跡。 古戰場特色遺址與遺跡在石門天險周邊,仍可見部分保存完整的防禦工事、掩體與石牆遺跡。當地立有紀念碑與解說牌,詳細介紹清法戰爭時的戰鬥過程及歷史意義。自然地形的軍事價值石門古戰場依托石門天險的險峻地形。此處狹窄的通道和兩側陡峭的山壁使敵軍難以突破,成為天然的防禦屏障。壯麗景觀石門天險的岩壁和山谷形成天然的屏障,周圍景色壯麗,站在古戰場可俯瞰車城鄉的田野與海岸線。 旅遊資訊交通建議自駕:從屏東市區出發,沿台26線南下,依路標指引即可抵達石門古戰場。公共交通:搭乘屏東客運至車城鄉,步行或搭乘計程車前往。參觀建議建議搭配石門天險景點一起參觀,了解自然地形如何影響歷史戰爭。適合清晨或傍晚造訪,既能享受清新的自然景色,又能避開正午的高溫。 周邊景點可安排與車城青龍寺、四重溪溫泉、福安宮等景點的聯遊,深入感受車城的歷史與文化。文化與歷史意義軍事與戰爭的見證石門古戰場承載了清法戰爭期間的重要歷史,展示了當時的軍事策略與地形對戰爭的影響。 教育與啟發當地的解說牌與遺跡展示,讓遊客能更直觀地了解清朝時期的軍事防禦及其意義。保護歷史遺址石門古戰場提醒人們珍惜和平,也成為研究台灣歷史與軍事文化的重要場域。車城石門古戰場是一處讓人能夠回顧歷史、感受自然與軍事融合魅力的地點。它不僅見證了清法戰爭的烽火,更是一個值得深度探索的文化旅遊勝地。琉球藩民墓
車城琉球藩民墓位於屏東縣車城鄉,是台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址之一,見證了琉球藩民在清朝時期因歷史事件而亡故並安葬於此的過程。這座墓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中日關係與台灣地方歷史的重要象徵。 歷史背景琉球藩民遭遇與事件起源1871年(清同治10年),一艘琉球船隻因颱風漂流至恆春半島一帶,船上54名琉球人(現屬日本沖繩)在屏東牡丹地區遭當地原住民襲擊,造成多人遇難,史稱「牡丹社事件」。事件引發清朝、日本與琉球之間的外交交涉,最終促成日本出兵台灣的1874年牡丹社事件,這也是日本首次對台灣的武裝侵略。琉球藩民墓的建立清政府在事件後,為表示對亡者的憐憫與重視,將遺骸收殮並安葬於車城鄉,並立墓碑以示紀念,墓地因而得名「琉球藩民墓」。 墓碑與遺址特色墓碑的設計墓碑上以漢字刻寫「琉球藩民墓」字樣,碑文簡述了當年事件與埋葬經過。碑文形式簡樸,卻承載深遠的歷史意義。 周邊環境墓地周圍為安靜的田野,周邊景色清幽,氣氛肅穆,適合追思與反思。當地政府定期對墓地進行維護,保持其整潔。 文化與歷史意義歷史見證琉球藩民墓見證了清朝時期台灣的地方衝突與國際事件,是中日台三方歷史互動的重要遺址。此墓也反映了清代對「天朝上國」藩屬關係的重視。跨國關係的象徵墓地成為台灣、日本與沖繩之間歷史連結的具象標誌,對研究東亞歷史與外交有重要價值。 教育意義透過參訪琉球藩民墓,後人可以反思歷史中人類衝突與和平的價值,並了解當地文化與歷史的多樣性。 旅遊資訊交通建議自駕:從屏東市區出發,沿台26線行駛,進入車城鄉後依指標前往墓地。公共交通:搭乘屏東客運至車城,轉乘計程車或步行至墓地。參訪建議最適合清晨或傍晚造訪,避開高溫時段,同時可感受當地的寧靜氛圍。可結合石門天險、青龍寺、統埔鎮安宮等景點安排一日文化巡禮。 注意事項尊重墓地環境,不喧嘩或破壞設施。適度了解事件背景,以增強參訪的文化與歷史意義。周邊景點推薦石門天險感受險峻自然地形,了解清法戰爭的軍事背景。四重溪溫泉探訪具有百年歷史的溫泉文化,放鬆身心。車城福安宮台灣南部香火鼎盛的土地公廟,結合地方信仰與建築之美。車城琉球藩民墓不僅是一處沉重的歷史遺址,也是一個啟發人們反思人類歷史、文化交流與和平價值的場域。造訪此地,可深入了解屏東地區的歷史脈絡以及台灣在東亞發展中的獨特角色。統埔鎮安宮
車城統埔鎮安宮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是當地重要的民間信仰中心,供奉的主神為「保生大帝」。這座宮廟不僅是當地居民祈福與信仰的重要場所,也因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鎮安宮的歷史背景建廟由來據傳,鎮安宮的建立源於清朝時期,當時當地居民為祈求保生大帝庇佑地方平安而修建。保生大帝是道教著名的醫藥之神,主要護佑信徒的健康與福祉,深受台灣南部民眾的敬仰。多次修繕鎮安宮歷經多次整修與擴建,現在的建築結合傳統與現代風格,成為統埔村的地標。 廟宇建築特色傳統閩南風格鎮安宮的建築融合閩南傳統工藝,廟宇正門的雕刻與牌樓裝飾十分精美,展現工匠技藝。屋脊上的剪黏龍鳳、花鳥圖案栩栩如生,富有象徵吉祥的意涵。 主殿與供奉神明主殿供奉保生大帝,旁邊還供奉福德正神與其他地方神明,象徵地方神明共同守護。殿內的神像莊嚴而古樸,香火鼎盛,展現了信徒的虔誠。庭院設計廟前廣場寬敞,常用於舉辦廟會或社區活動,平時也供信眾休憩或聚會使用。 宗教活動與特色祭典與廟會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是保生大帝聖誕,鎮安宮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包括祭拜儀式、遶境、傳統戲曲表演等。活動吸引了大批信徒與遊客參加,場面熱鬧非凡,是地方的重要節慶。祈福儀式許多信徒前來祈求健康、平安與事業順遂,特別是在重要節日,鎮安宮常擠滿善男信女。義診與社會服務作為供奉醫藥之神的廟宇,鎮安宮不時舉辦義診活動,延續保生大帝的濟世精神。 交通與旅遊資訊交通建議自駕:從屏東市出發沿台26線行駛,經車城後依路標指引可抵達統埔村。公共交通:搭乘屏東客運至車城後,轉乘當地交通工具或步行前往。參訪建議適合清晨或傍晚造訪,感受廟宇的寧靜氛圍。可與周邊景點如車城福安宮、石門天險等聯遊,規劃一日文化巡禮行程。 注意事項進入廟宇需保持安靜,尊重宗教禮儀。廟內不適合穿拖鞋或不莊重的服飾。文化與地方意義地方信仰中心鎮安宮是統埔村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提供心靈慰藉,也見證了地方歷史與文化的發展。聯繫社區情感廟會與節慶活動凝聚了村民的情感,成為促進地方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平台。 旅遊價值鎮安宮的歷史、建築與文化特色,使其成為了解車城地方文化的必訪景點之一。統埔鎮安宮融合了宗教信仰、傳統建築與地方特色,是感受車城人文風貌的絕佳地點,特別適合對歷史與文化有興趣的旅人探索。溫泉村福泉宮
四重溪福泉宮的土地公相傳是車城福安宮供奉的福安公土地公的弟弟,這個傳說為當地的宗教信仰增添了濃厚的故事性與地方特色。 相關傳說據說,福泉宮的土地公與車城福安宮的福安公原本是同一家族的兄弟,兩人分別守護著不同的地區。哥哥福安公守護車城鄉,而弟弟則來到四重溪溫泉區,保護當地百姓的平安與福祉。這樣的兄弟情誼也象徵了地方間的緊密聯繫,形成了屏東地區獨特的土地公信仰文化。 信仰特色兄弟土地公的合作地方傳說中,兄弟土地公各司其職,福安公著重於車城的繁榮發展,而四重溪的土地公則以保護溫泉區的安寧著稱,信徒在兩地間祈求平安時,常會一併祭拜這對兄弟神明。神靈庇佑溫泉四重溪溫泉因土地公的庇佑而名聲遠播,當地居民相信土地公不僅保護人們的生活,也守護溫泉的水質與源頭,使得四重溪成為一個適合療養與休閒的好地方。廟會活動福泉宮的土地公祭典常吸引不少車城福安宮的信徒一同參與,象徵兄弟信仰的延續與融合,也促進了地方宗教文化的交流。 這段土地公兄弟的傳說,讓四重溪福泉宮在地方信仰中更具特殊地位,並吸引許多遊客來探訪這個蘊含溫暖故事的廟宇。青龍寺石觀音
車城青龍寺石觀音位於台灣屏東縣車城鄉,是一座融合佛教信仰與自然景觀的特色寺廟,以供奉「石觀音」而聞名,具有重要的宗教與文化價值。 青龍寺的歷史背景建寺起源青龍寺始建於清朝時期,據說由當地居民為祈求庇佑而修建。因為供奉的主神是石觀音,且地處青龍山麓,故取名為青龍寺。石觀音的傳說傳說在青龍山發現了一塊天然岩石,其形態酷似觀音菩薩,居民認為是神靈顯現,於是建立寺廟供奉,成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寺廟建築與特色石觀音像主殿內供奉的「石觀音」是天然石材雕刻而成,造型樸實莊嚴,據說具有靈驗的庇佑力量。香火鼎盛,吸引信徒前來祈求平安、健康與順利。自然景觀寺廟座落於青龍山半山腰,環境清幽,周圍被茂密的樹林環繞。寺後有步道通往更高處的觀景平台,可俯瞰車城鄉全景,是靜心冥想的理想場所。傳統與現代結合青龍寺經過多次整修,保留傳統閩南建築風格的同時,加入現代化設施。寺前的牌樓與山門刻有精美的雕刻,增添莊嚴氣氛。 宗教文化與活動信仰中心石觀音以慈悲為懷,被認為是救苦救難的象徵,吸引了眾多信徒來此參拜祈福,特別是農曆初一、十五以及觀音誕辰期間,寺內人潮絡繹不絕。祭典與法會每年觀音菩薩聖誕(農曆二月十九)是最盛大的祭典,會舉辦祈福法會與傳統儀式,場面熱鬧非凡。青龍寺也定期舉辦各類佛教講座與慈善活動,促進地方和諧。 交通與旅遊資訊交通建議自駕:沿台26線抵達車城鄉後,依路標指示前往青龍山即可抵達青龍寺,周邊設有停車空間。公共交通:搭乘客運至車城,轉乘當地交通工具或徒步前往。 參訪建議最佳參訪時間為清晨或傍晚,清新的空氣與寧靜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可結合石門天險、四重溪溫泉等周邊景點,規劃半日或一日遊行程。 注意事項遵守寺廟規範,保持莊重與安靜。登山步道需穿著舒適鞋履,做好防曬與防蚊準備。青龍寺石觀音不僅是車城地區重要的宗教場所,也是結合自然與文化特色的旅遊勝地。它承載了地方居民的信仰與歷史,為前往屏東車城的旅人帶來寧靜與啟迪。